难忘的1978年秋日,时任总政文化部副部长的胡可同志借工作之便配资公司官网查询,专程拜访了昆明军区文化科科长胡诗学(艺名古月)的家。这位日后成为毛主席特型演员的年轻人,当时还只是军区的一名普通文化干部。
寒暄过后,胡可直入主题:小胡,最近文化部和总政联合下发的文件,你应该已经看过了吧?胡诗学连忙点头称是。胡可接着说:我这次来,是代表组织和你商量一件重要的事。现在全国正在选拔特型演员,经过考察,我们认为你非常适合扮演毛主席同志。
这番话让胡诗学既惊又喜。虽然常有人说他酷似毛主席,但从未想过能有机会在银幕上塑造伟人形象。他忐忑地说:首长,我虽然长得像主席,可从来没演过戏啊!一旁的妻子也担忧地补充:是啊,他完全没有表演经验。
展开剩余78%胡可爽朗地笑道:哪有人天生就会演戏?不会可以学嘛!你爱人不是专业演员吗?正好可以指导你。在胡可的鼓励下,夫妻俩终于点头应允。
随后,胡诗学立即前往云南省话剧团试妆。当化妆师完成造型后,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。一位老化妆师激动地说:这比我们团里演毛主席的演员还要像!胡可当即拍板,将定妆照带回北京。正是这张照片,开启了古月辉煌的艺术人生。
1978年9月,正值毛主席逝世两周年。全国人民都期盼能在银幕上重温伟人风采。为此,文化部和总政联合发文,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特型演员。
很快,20余位候选人的照片摆上了叶剑英元帅的案头。看着这些照片,叶帅仿佛又回到了与毛主席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。经过仔细比对,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一张照片上,情不自禁地赞叹:像!太像了!
在询问过照片中人的来历后,叶帅郑重地对时任国防部长的耿飚说:文艺战线真是人才济济。不过要提醒这位同志,扮演主席责任重大。不仅要形似,更要神似。让他多研读主席著作,观摩纪录片,全面了解主席的言谈举止。
就这样,叶帅用红笔在古月的照片背面画下决定性的圆圈。一纸调令,将这位文化干部送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特型演员组。
接到调令的古月既兴奋又忐忑。为了演好伟人形象,他开始了艰苦的准备:向妻子学习表演技巧,收集600多张主席照片反复揣摩,写下数十万字的心得笔记。他特别注重细节观察,比如发现主席抽烟时习惯用大手捂住嘴巴的独特动作。
语言关是另一大挑战。古月专程前往湖南韶山,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,苦练地道方言。经过数月努力,他自信满满地回到北京,准备迎接第一个角色。
1981年,《西安事变》开拍。首次面对镜头的古月紧张得频频NG,拖慢了拍摄进度。导演忍不住当众斥责:这张脸怎么会长在你身上!面对批评,古月没有气馁,而是更加刻苦钻研。
经过两年磨砺,他的表演已臻成熟,但仍欠缺神韵。著名导演李前宽一语点醒梦中人:要完全'主席化',用主席的思维思考,按主席的方式生活。从此,古月连生活习惯都向主席看齐:用旧毛巾到脱线,强迫自己爱上辣椒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1990年,古月凭借《开国大典》中精湛的表演荣获百花奖最佳男演员。2001年,他更被授予文职将军军衔。他立下宏愿:要出演100部主席题材影片。
然而天不假年。2005年7月2日,正在广东度假的古月突发心梗,经抢救无效逝世,享年68岁。他最终完成了84部主席题材作品,这个数字永远定格在了这个夏天。
7月5日的告别仪式上,一副六米长的挽联道尽他的一生:跟党行,来也崇高,去也崇高!学毛主席生,生也光荣,死也光荣!300多名广州市民自发前来送别。正如另一位主席扮演者唐国强所说:古月塑造的主席形象,是独一无二的。这位用生命诠释伟人的艺术家,将永远活在观众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